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1月2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青岛未来发展蓝图!创意城市设计重塑城市品质!

青岛日报 2020-01-28

6月23日晚,

“15个攻势”答辩的第13场——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答辩

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三楼会堂举行。



此次答辩介绍了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

详细介绍了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

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

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等

四大攻坚战的具体内容,

描绘了城市未来发展蓝图,

令人期待和向往。


青岛未来将

“一张蓝图绘到底”、

构建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的大平台!

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的典范之城。


本场答辩主答辩人是副市长刘建军,副答辩人分别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勇、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张元升。


答辩中,主答辩人借助PPT、视频演示,对作战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介绍了“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的起草情况、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构建1个平台、完成4大攻坚战”的作战计划、组织保障等。部分市级领导同志,受邀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部分区市和部门负责同志提出问题或意见建议,答辩人逐一解答或回应。



作战计划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一起来看

↓↓↓


1个平台加4场攻坚




答辩现场 这些问题受关注


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满足人才居住需求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方面,在此前发起“双招双引”攻势方案中,青岛有一个“到2022年,新引进100万名优秀人才”的计划,在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中,如何保障人才公寓供地?怎样让人才公寓供地更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刘建军:在各个区市的支持下,现在全市共提供8400多亩地用于保障型人才公寓建设。而且有的区市提供了非常好的地角,如市南区提供的是隆德路,目的是在配套比较完善的区域建设一批人才公寓。这8400多亩地中有一些现在配套还不够完善的,我们不急于抛出来,而是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再逐步提高比例,我们的目标是让人才公寓租赁率达到12%左右。另外,我们还结合一些老城区、老企业的升级改造,再在老城区建一些面积不是很大的人才公寓,满足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通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及各区市努力,我认为在今后四年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邹川宁:4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历史城区保护和更新利用工作进行视察。通过视察和平时调研来看,历史城区保护和更新利用脱节是最突出问题,主要是中山路和其周边区域。已征收房屋长期闲置是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人大常委会也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对这些片区的保护利用规划,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但是因为规划、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破题。今年5月份,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联席制度,我的问题是市政府如何统筹协调市南、市北两区历史城区发展规划、政策措施、产业布局及高水平招商?有哪些具体措施?


刘建军:老城区现在大约有1800多栋老建筑,保存比较完好。现在市南、市北大约征收了25万平方米的老建筑,现在确实存在保护利用的问题。您提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着力点。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办公室,市南区、市北区、大港片区也分别设立办公室,筹划辖区老城区改造。这个工作确实任务重,现在主要受制于资金问题,下一步关键要落实市场化的体制和机制,吸收社会资源来共同进行开发研究。


陈勇:历史城区保护利用要解决“保护什么?怎样保护?谁来保护?”三个问题。“保护什么”需要文保和第三方专业机构确定哪些建筑需要保护。“怎样保护”涉及到资金来源、产业业态等问题。老城区旅游每年在夏季3个月份爆满,但是这3个月之后,人就非常少,我们要研究让老城区的商业度过冬天。关于“谁来保护”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但我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市区层面统筹;二是要有规划,从历史城区保护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再到每个片区、每个街坊的修缮性方案都需要把关;第三需要招商,让新产业、新业态进入;第四要示范,我们先抓好沂水路、大学路、馆陶路、四川路四条街区的建设。顺利的话,到8月份四个街区可以启动修缮修复。


副市长栾新:我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关于图书馆的规划,图书馆在发达国家都是城市文化中心,往往也是一个城市的地标。青岛市图书馆跟其他城市比远远落后,我们的图书馆多年来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无论是馆藏量还是占地面积,都远远没有达到现在的城市水准。我们学习的榜样——深圳被联合国命名为“阅读之都”,而且深圳提出来让城市飘满书香,让阅读点亮未来,所以青岛图书馆下一步的建设问题,是提高城市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一个建议是关于养老问题。在康养方面,青岛市走在全国前列。现在青岛机构养老中,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了36张,方案中提出了“到2022年,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50张”的目标。关于这一点,国家有一个指导方针,因为中国人的养老特点是以居家为主,社区为辅,机构补充。即90%老人居家、7%在社区、3%进入机构。这种状况代表着,不是盲目增加床位就能够提高我们的养老水平,现在青岛养老床位接近50%是空床。虽然一些公立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但在农村地区有很多养老床位大量空闲,所以建议这个地方进行一下修改。


市政协副主席杨宏钧:违法建设是影响我市品质改善提升的顽疾。前期我们的拆违治违工作成绩显著,但目前我市还有很多违法建设,尤其是一些居民小区里面私搭乱建、圈占毁绿现象很多,新生违建时有发生。我的问题是,我市下一步违法建设治理有什么措施?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不会重蹈“拆了建、建了拆”的覆辙?


刘建军:前期经过各区市共同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1800万平方米存量违建治理的目标。下一步,我们通过网格化巡查制度,每天巡查,对于新生违建早发现早拆除,降低拆除成本和业户损失。


张元升:在违建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中,我们对新增违建加大铁腕整治力度,共拆除新增违建463个,取得初步成效。对于违建,我们的工作不是“违法建设拆除”,而是“违法建设治理”,我们提倡分类施策、综合施策、精准施策。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建立三级网格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住违法建设。目前重点要遏制新增违建,对新增违建坚决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城市管理局在7月份会对全市进行新一轮摸排,再通过一年的治理,基本上能够把新生违建彻底控制住,基本解决存量违建问题。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李志刚:近几年来,国家围绕滨海湿地保护,还有围填海管控等方面连续推出一系列的新政策和新要求。请问我市在滨海岸线和滨海资源保护开发方面,在海洋和陆地协同促进、良好互动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和行动?这些举措和行动与海洋攻势等其他一些作战方案,是如何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的?


刘建军:这几年,青岛对海岸线保护越来越重视,特别今年5月,市人大审议通过了《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用立法形式将海岸带的保护固定下来。特别是要求海岸线向陆地一侧的建筑退线距离不得小于30米,把海岸带作为公共空间留给市民休闲。近些年西海岸新区做得非常好,投资近100亿元对100多公里海岸线进行整治,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姜德志:2007年,联合国世界最美海湾组织将青岛评为“世界最美海湾”。现在青岛市自然岸线保有率约为42%,国家的要求是40%,我们首先应该在42%的基础上,再往上修复生态;第二要考虑到生产的需要,岸线使用还要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交通部门要求“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把一些适合做岸线的保护起来,集约利用,这才能使我们的岸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第三要向市民提供更多滨海开放空间,例如修建滨海文化长廊、滨海步行道。我们要把更多岸线资源还海、还民,给市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滨海生活空间。青岛目前列入全国海岸带规划试点城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试点,在全国做出岸线保护利用的青岛样板。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岛市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张树枫:青岛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近现代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能否再深入和系统地介绍一下,青岛现在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状况,以及怎么样更好地、系统地保护利用,特别是怎么样在保护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将工业遗产转化为青岛文旅产业品牌,同时对社会开放,作为市民游览参观的公共场所?


刘建军:青岛最早是一个带状城市,工业沿着胶济线布局。我们计划对23处活化利用,前一段时间已经有16处做了一些利用,像青啤博物馆就做得比较好。同时,考虑提升7处,把包括钢厂、碱厂、耐火材料厂等沿胶济线的老厂房串起来,做成历史符号留给青岛,便于我们记忆。四方机厂搬到城阳以后,四方老厂一直闲置,我们一直跟四方机厂联系,能不能将其活化利用,既要盘活存量,也要在存量里面搞增量,既把历史留下,又给四方机厂发展带来后劲。


我们考虑的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胶济线沿线的钢厂、碱厂面积很大,我们也想重点给予保留,包括建设铁路公园,以便进行连片保护。最南侧的青啤博物馆,它的活化利用是目前最成功的一个案例,现在市北区计划把青啤博物馆再进一步拓展,打造一个啤酒宫,加上旅游和文化要素,统一进行考虑。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教授徐飞鹏:青岛现在正值旅游季节,外地游客和外国游客登高望远时看到了青岛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但也会出现杂色,比如老房子漏雨修补时,就会出现白色、银白色和黑色等屋顶颜色。对于类似屋顶这样的问题,以及历史建筑有保护价值的重要细节,如雕刻、门窗以及新加广告等,有没有具体的可实施措施?


刘建军:“杂色”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因为房子漏雨,市民自己维修后没有按照原来瓦的颜色或者红顶颜色修复;有的因为加装热水器,破坏了结构,造成漏雨再修复后颜色不一致。初步普查,市南市北加起来有200多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平改坡,后来年久失修,新挂瓦跟原来瓦颜色不一样。我们考虑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包括建立资金筹集办法,市区两级以及个人如何承担费用,并制作修缮指南,以及瓦的批量化制作等。


陈勇:“红瓦绿树”是青岛亮丽的城市名片,每一个青岛人对红瓦绿树风貌保护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得找有资质的专业团队进行维修,我们也在探讨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否能从土地出让金、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或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一部分,从而把现有的已经破坏的270多处老房子进行修复。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城市管理与区域经济系主任刘广珠:在未来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如何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刘建军: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一字之差,对于城市管理,我们的体会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行为。原来所说的管理,主要指环境卫生、市政公用设施,相对狭义。而城市治理是一个社会化参与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法治化、智慧化、信息化等手段,实现共治共享。不是所有的事都由政府买单,应该是社会共同来承担;也不仅仅是由政府推动的管理,应该走向共管共治。诚信体系建设,也是城市治理一个主要内容。


张元升:之所以发生这个变化,实际上是党和国家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城市治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中有“四化”:一是社会化,全民要参与,人人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二是法治化,和市场化相辅相成;三是智能化,青岛有很多有益设施,这些末端触点的智能化运营,必须跟物联网和云计算结合起来,让整个城市末端感知过程都有一种触角可以接触到,为我们的决策和执法提供充足依据;四是专业化,专业事情要由专业的人来做,专业手段来进行。


青岛市安徽商会会长、山东华中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春:我去过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宽窄巷、杭州临湖路步行街,相比之下,青岛的特色步行街整体来讲档次不高、业态单一。我的问题是,要怎样打造特色街区,来吸引更多游客到青岛消费?


姜德志:我们对标先进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特色街区规划。应该说,青岛有三大旅游消费热点,或者说能够培育特色街的区域。比如市南的奥帆中心及闽江路周边地区,历史上这个区域曾经很有活力,但近期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它的影响腹地在缩小;再就是台东三路,大数据分析得知它的影响腹地在扩大,说明台东三路发展比较健康;第三是李村商圈。但我们对比看,我们的街区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也不是特别规范,政策支持引导上也有问题。


我们计划构建的“一核、十八中心、多节点”的活力时尚街区体系,是把有条件有基础可以培育成特色街区的列出来,希望市区两级政府一起努力,加上社会运作,把街区做活。特色街区要体现一些规划手法,包括艺术的植入等,把特色街区做得有品质,有内涵,有文化吸引力,提升生活气息以及年轻人友好指数等。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副理事长、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总裁李成基:目前各个城市的治理中,都在倡导绿色出行,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换,国内外许多先进城市都在积极构建安全舒适高品质的慢行系统,特别是构建生态网格体系。我的问题是,在城市慢行系统改善提升方面,青岛是如何考虑和打算的?


刘建军:下一步,我们要把城市街道设计和城市慢行系统设计统筹考虑,把出行需求统一进行考虑。另外,随着青岛地铁的建成通车,通过自行车到达地铁口,再坐地铁出发这方面需求有所提高。慢行系统应该将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统筹考虑,包括建设一些自行车驿站等。


在绿道建设方面,我们考虑通达性,尽量做成无障碍道路,满足自行车通达需求。我们现在考虑的环湾绿道建设和石老人高尔夫球场以后的改造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在新一轮空间规划中增加绿地,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主城区的一些边角用地,我们考虑能不能拿出来作为口袋公园、停车场使用,或者作为公共设施的配套使用。


青岛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斌:我们公司负责青岛主城区的餐厨垃圾处理,目前处理厂满负荷运行,但餐厨垃圾收集量还在增加,企业运行已经捉襟见肘,我们正在制定技改和扩建方案。我提的问题是,青岛对分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是如何考虑的?


刘建军:青岛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46个被考核的城市中是中等偏后,我们排26名,今年年底前,我们必须进全国前10。现在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市已经分步铺开,这件事光领导层面重视还不够,社区的同志一定要重视,社区是我们的前沿阵地,必须把这个阵地占领住。


现在住建部要求垃圾四分类,我市真正能够做到垃圾四分类的目前就是市南。我们的厨余垃圾处理规模现在还不行,目前仅可以满足市南区餐厨垃圾处理需要。现在城管局正在抓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预计到明年6月左右可以达到500吨的处理能力,主城区包括城阳和即墨一部分,可以纳入到厨余垃圾的处理过程中。


如果分类投放,但不分类运输,老百姓会非常有意见。所以在市南试点分类运输的基础上,明年6月份要在全市铺开。另外,实现“小手拉大手”,相关教材月底应该配备上,编制教材后由各个区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学生的参与,影响家长参与垃圾分类。 


张元升:梳理一下我市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重点、痛点和堵点,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习总书记讲到垃圾分类的四个方面,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其中,难点是分类投放,重点是分类运输,痛点是分类收集。关键是堵点,即分类处置。出口不畅通,前面收集再好也不行。前几年老百姓按照分类进行投放,但是后面运输和处置又混到一块儿,老百姓肯定不满意。我们把分类处置的设施建设作为一场攻势当中的重中之重。


分类投放是一个教育、引导的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日本推行30多年才形成这么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要用党建来引领绿色,用红色引领绿色;再就是“小手拉大手”,教育一个孩子可以引导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此外,分类收集设施要广泛分布,目前为止,我市垃圾分类设施覆盖面超过60%,推进步伐也是非常快的。另外,加大分类运输车辆采购。目前全国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是厦门、上海、深圳、宁波等城市,也是我们对标的城市。


青岛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江巍:我们目前在青岛有8个项目2200间租赁公寓投入使用,为2000多名新青岛人提供生活场所。在刚才的报告当中,我看到配合未来100万人才的引进计划,青岛将加大租赁住房的建设力度,有怎样的机制和方案能让我们更多地参与这种政策性住房、公租房的建设?


陈勇:我们在这方面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资本加入租赁房、人才公寓的建设当中。特别希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能够建设并持有大量的租赁住房,从而解决新来的大学生、新市民在短期内的居住问题。近两年,青岛每年约能留下12万多名大学生,据我了解,真正买房子的只有4.7万人左右。很多人需要两年以后,甚至三年以后才买房子。我们到深圳去考察,发现青岛的人才住房和深圳有差距,应该说,2012到2014年青岛的建设情况非常好。然而,深圳从2016到2018年供应人才住房4.4万套,青岛供应1.84万套,三年时间我们跟深圳差了近2.6万套。


下一步怎么办?一是确保重点目标,按照招才引智要求,重点加大新市民保障力度;二是加大力度,利用四年时间建设10万套;三是增加供地,按照人才公寓建设钱、地、房、人的环节,加大推进力度;四是提高交通便利性,在一些便利的位置进行建设;五是拓展建设模式,尝试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自有土地、闲置房屋、商业用房及工业厂房探索建设成为租赁住房;六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引进社会资本;七是对产权性、政策性住房售价进行优惠。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春康:我提一个建议。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目前国内外大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普遍采取的一个做法。去年以来,市人大城建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方立法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我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层次水平、规划编制、建设管理等都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专门邀请同济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专家们认为,青岛具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良好条件,建议把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战略举措。


以下是三点具体建议:一、当前城市建设开发的重点区域、核心区域需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规范开发建设活动。二、利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快论证推进一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大工程,比如,第二条穿越胶州湾海底的汽车隧道。三、抓紧完善我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目前我市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是空白,需要尽快弥补,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创造良好条件。


刘建军: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注意采纳。青岛目前地下空间利用率仅9%,虽然是省内第一,但是和全国先进水平20%的利用率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我们现有地下空间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相互脱节,没有形成合力。


针对您刚才提到的三个具体建议,第一个建议在立法层面,初稿已经完成,现在正在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预计近期报人大审议,明年会纳入立法计划。第二个建议是关于规划编制,规划局正在着手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编制,研究如何把现有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总体效益;同时,注重新建的地下空间利用。此外,海底隧道重点工程已经进入前期的研究阶段,我们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我建议重点思考和探索难解决的“多数问题”,比如停车难问题。刚才讲到立体、平面、地下三种停车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地下停车的成本不高,是有充分条件和可能的。此外,要注重对城市未来的谋划,垃圾厂、污水处理厂、配电站、发射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难点,要超前规划,因为一旦周围形成居民区以后,很难再布局。除了巩固的问题,还要提高和升华青岛这座城市的亮丽风景,在打造经典建筑、精品建筑方面,为这座城市修建万古不朽的经典。


刘建军:解决停车难的关键是要综合施策,现在我们的一些政策之间没有打通。下一步,要系统地研究停车问题,规划相关体制机制,研究停车收费问题,推动停车市场化运营。基础设施的超前规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例,确实要系统考虑,结合流域、结合城市发展来统筹安排,在上游进行污水处理有明显的好处,污水处理以后的中水通过自流可以流入河道。现在我们的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是在流域最下游,污水处理原来没有中水回用,直接入海,现在回用中水需要用电把水往上游打,造成电力浪费。此外,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设施在老城区怎么统筹规划,新城区如何布点建设,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另外,建筑精品是我们今后规划中要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要把城市设计和天际轮廓线搞好,把城市的建筑布局好,解决“千城一面”的问题。另外,有一些重要区域还要采取建筑对景的办法,这在老城区做得非常好。还要做到“显山透海”,现在延安三路以西的道路基本都是能够“透海”,新城区建设在这方面确实留下了一些遗憾。


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我想详细了解一下围绕城市品质提升,下一步全域国土空间体系规划当中有什么计划来助推国际大都市建设?


刘建军: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考虑2050年的远景规划,这项工作已经在深度推进了,现在逐步进入社会公示,人大、政协提交意见给党委的决策阶段;另一方面,青岛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包括“三区三线”的划定,也是一个刚性的文件。


姜德志: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青岛市围绕贯彻十九大精神,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制定了《青岛市2050远景发展战略》。目前,这项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社会公示。规划里面,我们围绕高质量、高品质生活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长江以北改革开放高地、面向世界开放的桥头堡的定位确定了2035年和2050年的规划目标。世界很多大城市都在不断谋划城市的中长期规划,像纽约、东京、巴黎、香港、深圳、上海等等,这个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检验,会不断地修正调整,这也是指引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方案。


另外,围绕空间发展战略,我们也提出来五个词:双向开放,区域协同,创新引领,蓝色跨越,居安强心。“双向开放”主要面向东北亚,面向“一带一路”开放,面向国内外开放。“区域协同”的体现是,青岛在山东半岛乃至长江以北地区的地位、作用和积极影响。“创新引领,蓝色跨越,居安强心”更进一步强调东岸,西岸,北岸三城联动策略。目前三城的架子已经构建起来了,但三城的集约发展还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心,无法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引导好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全面推动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我理解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是一项立体、综合、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以下就攻势提三条具体修改建议:一、关于分类解决老城区和新城区城市病的问题。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否能进一步解决老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以及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问题。同时要重点统筹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以及城市硬件与市民素质方面的协同关系问题;二、聚焦短板,全域统筹。从全市来看,我们中心城区品质相对较好,但城阳、即墨、胶州、平度和莱西等区市的品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平度市体育场与三甲医院配备不足,蓝谷的公交、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对不足。希望在补足短板方面能给予更多考虑;三、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充分体现市民的方便宜居。在重塑街区生态方面,充分考虑公共服务和民生需求,比如科学布局医院、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民生设施;规范停车场、菜市场、早夜市、物业方面的管理水平,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生活更加便捷宜居。


刘建军:三条建议非常有针对性,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包括一些社区配套的问题,我们也是重点关注,将在攻势方案修改过程中予以采纳。


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韩守信:我提一个建议,一个问题。建议是,城市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对城市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构建起来的。即墨已经撤市划区,胶州也有撤市划区的计划,未来的青岛要在更大的空间中谋划大发展。我认为,多中心规划可能成为青岛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而对于城市管理,我认为,人人具有参与感很重要。以前我们有“门前三包”“门前五包”,现在,如何把企业和市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建议在这次攻势中考虑一下。


问题是,铁路是城市的窗口,铁路两侧环境涉及到铁路部门和地方部门联动。青岛在铁路两侧的环境整治上,花费了不少力气和经费,但环境问题屡屡回潮,如何巩固整治成果?


刘建军:多中心规划是我们这一轮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当中有所考虑的,下一步征求意见时会具体进行衔接。青岛南侧靠海,城市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是从沿海一线往北布局。青岛现在的中心化集中度比较高,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考虑主城、副城、乡镇、街区要如何布局。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们也是一直号召人人参与。门前三包、五包的提法确实少了,这种自扫门前雪的做法,应该是我们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需要转变的内容。实际上,美国对家庭的绿化是有一定要求的,对于家门口的卫生、庭院绿植的修剪都有规定,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下一步,在品质提升方面,要从城市治理的角度完善考核制度。


关于铁路两侧的环境问题,确实有整治提升后再回潮的问题,而且有时反复较大。目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在对铁路两侧的地块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摸清后,我们要和各个区市进行对接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在铁路沿线也树立了很多标牌,比如市南、市北分界线,市北、李沧分界线,城阳、高新区分界线等,目的就是分清责任,真抓落实。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苏满:使用法治化手段整治环境很有必要,尤其方案当中还提到针对占路经营、路天烧烤等违法行为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我们的市容秩序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往全国一流水平进一步的迈进。我提的建议是当前我们正处于全力打造夜经济起步阶段,各部门应该通力协作、齐抓共建、集思广益共同采取措施实现城市品质提升突破。


刘建军:关于发展夜经济,天津有三句话:让城市亮起来,让百姓动起来,让消费火起来。前一段时间济南出台鼓励夜经济发展的意见。我市正在抓紧研究,可能近期要出台。


市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李国利:攻势中提到,在2022年前,基本构建形成服务便捷的“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这是贴近市民生活的一项举措,应该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目前,在构建15分钟生活圈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有什么具体举措? 


姜德志:城市15分钟生活圈,最早是从上海引进来的,它主要是从便民服务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我们这次的攻势里面,在上海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分成三个层次: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5分钟生活圈主要对应居住组团,这个生活圈里面,5分钟可以到达健身场所、到达便利店、甚至一些小型服务设施。10分钟生活圈对应城市小区,一般小区配套在几千人到1.5万人不等。基本在小区里面,配套小学、小超市和一些社区文化场所。15分钟生活圈对应居住区规模,一般规模在3到5万人不等。包括初中、社区医院、文化设施、一些体育场所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也是15分钟生活圈要完善的内容。我们现在的生活圈还存在很多短板,比如配套不完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转移交付未实施、管理存在漏洞等。为此,我市2017年发布试行《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经过实践,2018年正式印发实施。这里面围绕着“5—10—15分钟生活圈”配置标准做出了具体规定。现在,政府要落实监管责任,合力把这件事落实到位,让老百姓真正有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 | 王萌 周伟 霍璟祎 刘栋   编辑 | 冉欣   审读 | 吾梦  

来源 | 青岛日报

联系青报君 qingbaojunwx



爱上这座典范之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